缘起:自己为何想要去寻找职业第二曲线
承接上篇的内容,一名工作13年的普通硬件产品经理将尝试探索第二职业曲线。根本原因不是出于什么高大上的人生追求或者什么职业理想主义,就是限于目前的整体就业形式到了40岁的IT从业人员基本不可能在岗位上久留,为了提前有所准备趁现在还能有一些选择空间的时候尽早做一些尝试。
自己目前在广州如果继续在企业工作,可以找到产品高级管理相关的职位,年薪大概能去到40-50w左右。薪酬虽比不上大厂的高级管理人员或者一些核心研发,在广州的500人以下公司规模条件下,差不多算是中高级职业收益。自己的家庭开销包括房贷、小孩上学、人情往来、医疗、家庭日常支出等各类开销,一年家庭总开销在30w左右。差不多个人收益能够覆盖家庭一年的支出,略有一些盈余。整体家庭存款靠我老婆的收入。自己也是从农村出身,父母没有盈余支持。考虑再过几年到了40多岁,自己如果不是公司的关键合伙人或者是有企业分红,其实上在私营企业比较难待得住。从非常现实的人才竞争力角度来看,15年+的竞争力不如10年左右人员的竞争力。在工作了这么多年,自己也接触了大大小小的公司,跟各类公司的人员都有打交道,体验比较深的一点:在中小企业做中层管理人员比较心累。可能是公司业务发展一般,可能是老板的理念与自己的工作理念差异,可能是公司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可能是公司的文化与自己的期待偏差,等等不一而足的原因,让中层处于上下夹缝之中。看起来名片上印的都是XX总、XX经理,夜深人静的时候,想想要不是为了几两碎银老子早就不干了。而且随着自己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未来的医疗护理支出将成为很大一笔家庭支出,自己必须要成就一些“睡后收入”。自己想要在40来岁时候能够有持续的与目前相近收益维持家庭生活,按照目前的职业路径发展下去是不可能的。要么是中彩票式的找到一家未来有可能发展成大厂的企业,上市后变现实现财务自由。这种可能性太低,对于一向不相信自己的幸运度的人来说,这种想法只是当作白日幻想。需要在40岁之前探索一条与过去不太相同的职业路径。
选择:为何选择“开店”
过去10多年的工作本质上是时间换金钱性质,上班时间=金钱,不上班就没有收入。这么些年的工作不论是研发设计还是产品管理或者研发管理,离交易的环节太远,并没有与买入卖出这个关键动作发生直接关系。无论在工作上取得多好的成绩,只提升了自己操作层的能力以及在该公司小圈子平台对自己的认可度,但是对于发生交易本身的客户并未产生影响。建立持久的收益,需要有将“资源”变现的方式。这些“资源”不仅仅包括自身能力、认识的人脉、掌握的渠道、对某一些方面独特的认识等等。自己想要在10年后,不需要再用太多的时间就能有一些相对稳定的收入,保证生活的可持续性,现在就需要做出一些职业选择的改变,改变过去一直未能在交易链条上发生直接关系的状态。
想要在交易链条上与购买方发生直接关系,自己考虑过两种路径:一种路径是与其他人员合伙成立公司创业,创建产品再卖出去,自己是创始人之一;一种路径是做“生意”,这种非常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模式。目前考虑的是做“生意”模式。
从一个IT从业人员的眼光来看,创业这个词听起来充满可能性,生意这个词听起来一点都不性感。创业的本质仍然是“生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选择职业路线的仍要从自己能力和资源出发,自己有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将服务于什么样的用户群,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己就是一件产品,通过一种职业方式,实现商业价值。过去的工作经历偏2B行业,结识的人员研发人员居多,如果要创业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合伙人搞定市场,我作为研发或者产品的角色搞定产品。从过去产品的专业眼光来看,实现创业公司的商业价值,先要找到用户群,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未被满足,再创建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商业价值。而不是先想要做一个怎样的产品再考虑这个产品符合哪一类人的需求。过去做2B行业,绝大多数的产品并不是真正创造了使用价值,甚至于很多产品只是政策性的产物。如果要做2B市场,是以关系推动项目创造需求,项目周期长,对研发投入非常高。创业不是赌博,创业的初期投入资金不能超过自有资金的1/2。还要找到一个非常合拍的合伙人搞定市场,从这点来说做2B市场的创业不合适。过去自己对消费市场了解并不多,虽然自己也是消费者,对于某一类产品的用户群了解并不深刻。自己一直以来的理念是:对一个行业深刻、专业的认识才能在这个行业中取得一定成就,无论是做餐饮还是做一款电子产品。似乎上创业这条路在当前来看,不是一个可行性高的选择。
第二条路径做“生意”。做生意有两种重要形式,实体店和网店。实体店的优势在于用户购买体验,劣势在于用户覆盖度和成本。网店的优势在于用户覆盖度和成本,劣势在于用户购买体验。自己目前选择的方式是实体店+一定的线上推广。专注的方向是老年用品店。为何会选择老年用品店这个方向,也是结合自己过去的职业过程中认识。服装店、食品店、咖啡奶茶、家具、茶叶等店,太内卷,自己过往的经历也没有这方面的认知度。过去自己有电子类研发的认识,有从业了一小段时间的老年出行领域,有多年的产品管理经验,有了这些经历再结合“开店”是不是可能开一家经营方式不同于其他夫妻档的新型老年用品店。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开店的形式,能够直接接触用户,对用户群有直接了解,将从基于用户群的了解再探索成立公司来创建新产品的可能性。开店有两种发展趋势,如果开店成功,能够达成一定收益,那未来将扩大经营实现更多收益。如果开店不成功,未能达成收益,这段经营的过程以及对于用户的理解,将促使自己探索其他形式,这是一个试错过程。这个开店,我把它作为职业探索的MPV(最小可行性产品)。“开店”将利用自己过去对于用户洞察、需求分析、市场运营、产品定位等职业积累来尝试。
赛道:怎样选择了这样一个赛道
将要选择的赛道是老年用品。其一原因是自己过去从业了一段时间老年代步车领域的产品,可以算有一点点粗浅认识。其二原因老年衣食住行用整体市场规模是万亿级别。同时中国也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1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持续增长,老年相关的用品将持续增长,选择这个赛道符合趋势。用雷军的话说这叫作: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经过早期初步的调研,高品质的老年用品发展也比较迅速,市场上关于老年用品产业也推出较多新产品。从一种理想主义来说,如果自己能够在养老产业做出一点成绩,也算推动整个产业发展尽微薄之力。
自己对于这家店的规划情况是:
关键定位: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服务于城市活力老人及轻度失能老人,使老年人能够有一个健康活力的老年生活
业务定位:基于3km社区周边,以优质服务打动用户
核心价值:以严谨的态度为中国老人甄选天下老年用品
产品类比:老年用品店的苏宁和国美
使命:便利 品质 真诚的老年用品服务店,让老年生活更美好
运营方式:线上推广+线下销售模式
关于门店的核心产品、销售价格等还在详细设定规划中,未来将随着开店的进展逐步分享记录。对于这些方式能不能有比较好的收益,目前自己的把我性只有30%。开店的目标是3个月能够实现盈利基本上收支平衡,6个月左右时间能做到净利润2万左右。如果6个月左右时间仍不能实现净利润超过1万,这次MPV的开店尝试将报以失败告终。期望在整个阶段能收获一份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也期望在这个过程中能结识一些“开店”的志同道友,更期望自己的小店能真正服务好每一位消费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