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算法系列
文章目录
- 优选算法系列
- 前言
- 一、二分查找的思想
- 二、算法使用
- 小总结
- 三、代码实现
- 四、二分查找拓展
- 4.1、查找第一次出现的target
- 小总结
- 4.2、target最后出现的位置
- 小总结
- 五、代码
- 总结
前言
在这篇博客中,我会给大家分享二分查找及其扩展。
这是链接->Leetcode二分查找
我们先以常规二分查找来引入。
一、二分查找的思想
接下来的讲解,我们以这个例题为背景来展开叙述。链接已放置上方。
例:
给定一个 n 个元素有序的(升序)整型数组 nums 和一个目标值 target ,写一个函数搜索 nums 中的 target,如果目标值存在返回下标,否则返回 -1。
示例 1:
输入: nums = [-1,0,3,5,9,12], target = 9
输出: 4
解释: 9 出现在 nums 中并且下标为 4
示例 2:
输入: nums = [-1,0,3,5,9,12], target = 2
输出: -1
解释: 2 不存在 nums 中因此返回 -1
提示:
1.你可以假设 nums 中的所有元素是不重复的。
2.n 将在 [1, 10000]之间。
3.nums 的每个元素都将在 [-9999, 9999]之间。
对于上面那题,如果我们使用暴力查找,当数据量比较大时查找效率时比较低的,而且还没有利用题中给除的,数组有序这个条件。
二分查找的思想是比较简单的,对于有序的数据,我们在查找某一值时:
首先选择数组中间的数字和需要查找的目标值比较
如果相等最好,就可以直接返回答案了
如果不相等:
1.如果中间的数字大于目标值,则中间数字向右的所有数字都大于目标值,全部排除
2.如果中间的数字小于目标值,则中间数字向左的所有数字都小于目标值,全部排除
二分法就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快速排除查找的。接下来我们对上面例题,使用二分思想进行画图解决。
二、算法使用
开始时设left为数据左指针,right为数据右指针,mid为中间值指针,target为目标值。
注:以下标作为指针进行计算。
mid=(left+right)/2,此时:
讲mid指针指向值于目标值比较,我们发现该值小于目标值,因为数组有序,所以mid指针左侧值都小于目标值,这时我们更行left指针,因为我们知道mid及其左侧值均已小于目标值所以:
left=mid+1;
再次进行查找
mid=(left+right)/2,此时:
再次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发现仍小于目标值,再次更新left指针
left=mid+1,再次查找
mid=(left+right)/2,此时:
将mid指向值与target进行比较,发现与目标值相等,循环结束。
这是查找是,目标值存在的情况下,那么如果目标值不存在呢?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
对与上面相同过程我们就不赘述了。
我们接着将mid指向的值,与target比较,发现指向值大于目标值,此时我们可以确定,mid右侧值都大于目标值,这时我们就该更新右侧指针right。
right=mid-1;
这时我们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因为left已经大于right了。那么当两个指针相等时我们还要继续判断吗?我们就制造除一个这样的场景看看吧。刚好你可以再梳理一遍过程。
首先进入循环:
mid=(left+right)/2,此时:
接着将mid指向值与target比较,发现小于target,舍弃mid及左边值。更新left
,left=mid+1,再次进入循环
mid=(left+right)/2,此时:
继续比较,更新left,left=mid+1,此时我们想要的场景就来了,更行left后:
这时就出现了当left=right时,我们是否继续循环的情况,结果很,明显吧,对于这两个指针指向的值,我们并不能将他排除掉,所以当然要再次进入循环了。
小总结
循环结束条件:左指针处在右指针的右边时(left>right)
细节问题:
1、在有的情况下我们使用mid=(left+right)/2来对指针取中时,如果left与right相加数值较大时(int类型存不下)可能会发生数据截断,这时我们往往采用mid=(right-left)/2+right,来代替上面的方式,至于为什么可以代替,大家举两个示例,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
2、上一条提到的mid=(right-left)/2+left,也许你在其他地方见过mid=(right-left+1)/2+left这种写法,对于普通的二分查找,这两种写法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下面我们会展开讲解
对于普通该念的二分查找,我们必须要求查找数据有序。
三、代码实现
int search(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int left=0,right=nums.size()-1;while(left<=right)//循环继续的条件{int mid=left+(right-left)/2;if(target>nums[mid])left=mid+1;//小于目标值跟新左指针else if(target<nums[mid])right=mid-1;//大于目标值更新右指针else return mid;//找到直接返回,结束循环}return -1;//未找到返回-1}
对于很多新手来说,大家往往被老师说的数组有序给限制了,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可以一次排除一半的数据呢?这是因为我们可以从数据中选取一个值,这个值可以将数据分为,两部分(针对这里来说就是,我们可以时刻保证,左边比目标值小或右边比目标值大)而这个性质被称为二段性。其实对于可以将数据分为两部分的,我们都可以考虑,它是否可以使用二分来解决。
四、二分查找拓展
Leetcode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
接下来我们以这个题为背景来讲解
例:
给你一个按照非递减顺序排列的整数数组 nums,和一个目标值 target。请你找出给定目标值在数组中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如果数组中不存在目标值 target,返回 [-1, -1]。
你必须设计并实现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 的算法解决此问题。
示例 1:
输入:nums = [5,7,7,8,8,10], target = 8
输出:[3,4]
示例 2:
输入:nums = [5,7,7,8,8,10], target = 6
输出:[-1,-1]
示例 3:
输入:nums = [], target = 0
输出:[-1,-1]
提示:
0 <= nums.length <= 105
-109 <= nums[i] <= 109
nums 是一个非递减数组
-109 <= target <= 109
这一题,我们使用上面讲的方法,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其中含有重复值,数组并非绝对有序,这时可能有人想,利用上面方法找到目标值后,将指针向前移动来找第一次出现的位置,向后移动来找第二次出现的位置不就可以了吗?但是这样的想法,当碰到一些特殊场景(如:目标值为3,待查找空间全为3)就相当于将数据都遍历一遍,这时我们的查找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上面我们提到,可以利用二分查找的原因并不是数组严格有序,是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找取一个值将数据分为两部分,即数据具二段性。
对于上面这组数据,在查target第一次出现的位置时,我们可以利用第一个target,将左边变为小于target的,右边变为大于等于target的。同理查找最后出现的位置,我们利用target将左边变为小于等于target的,右边变为大于target的。这样说是很难理解的,接下来我们直接画图解题。
4.1、查找第一次出现的target
细节问题会在下面统一总结
首先进入循环
mid=left+(right-left)/2,此时:
比较mid指向的值,于target的关系,发现mid小于target,此时我们所选取的值就可以将数据分为两部分:
不合法区域:一定不含目标值的区域
合法区域:目标值存在区域
这种情况我们肯定是将左侧区域排除的,那么我们怎么更新左指针呢?当然是让他跳出不和法区域了,即:
left=mid+1,此时:
这样第一轮循环算是结束了,但这时候我们并没有找到目标中,所以再次进入循环:
mid=left+(right-left)/2,此时:
将mid指向的值,与target比较发现相等,此时我们并不知道mid指向的位置是否为第一个target的值,
但是我们可以确定mid右侧(不包含mid)的值都大于等于target
所以这时候我们虽然不知到它是否为第一个值,但我们可以确定它右侧一定不包含第一次出现的target,这时我们就可以更新right:
right=mid,为是什么这样更新呢,因为我们无法将mid排除,此时:
再次进入循环,mid=left+(right-left)/2,此时:
比较target与mid指向的值,发现相等,继续更新right,right=mid此时:
这是我们还要进入循环吗?很显然不需要了,当left==right是我们就可以跳出循环,判断他们所指向值是否,等于target,如果相等,我们就找到了,那么如果,待查找值不存在呢?它的结束条件又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继续看:
为了大家好理解,这次我们以上面的逻辑从头开始。
首先进入循环
mid=left+(right-left)/2,此时:
将mid指向值与target比较发现小于target,更新left ,left=mid=1,此时:
再次进入循环,mid=left=(right-left)/2,此时:
比较…更新left,left=mid+1,此时:
再次进入mid=left+(right-left)/2,此时:
比较…更新…相等了就不要再继续了
服啦我画麻了!!!!气死了…啊啊啊。
小总结
1.结束条件:left<right,当left=right时我们只需结束循环,并在循环外进行判断即可。
2.这里不可使用mid=left+(right-left+1)/2,具体原因当我们使用这个对mid进行计算时,有可能进入死循环如:
当我们次进入循环时,计算的mid仍然不变,这时我们就会更新right,right=mid…再次循环。
这样就造成了死循环问题。
4.2、target最后出现的位置
因为我们要查找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所以要保证左边为小于等于target的,右边为大于target的这样如果存在则left最终指向的就是要查找值,这里大家也继续在过程中体会吧
进入循环,mid=left+(right-left+1)/2(这里和上面有点区别,后面分析),此时:
将mid指向值与target比较发现,mid指向值满足小于等于target,left=mid,此时:
再次进入循环,mid=left+(right-left+1)/2,此时:
继续比较,此时mid指向值仍然小于等于target,再次更新,left=mid,此时:
进入循环,mid=left+(right-left+1)/2,此时:
将mid指向值于target比较,发下大于target,更新right,right=mid-1,此时:
小总结
1.这里不可以使用mid=left+(right-left)/2来跟新mid,不然会造成死循环,大家将两次对比记忆。
五、代码
vector<int> searchRange(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vector<int>v={-1,-1};int left=0,right=nums.size()-1;//初始指针while(left<right){int mid=left+(right-left)/2;if(nums[mid]<target)left=mid+1;else right=mid;}if(left<nums.size()&&nums[left]==target) v[0]=left;left=0;right=nums.size()-1;//重置指针while(left<right){int mid=left+(right-left+1)/2;if(nums[mid]<=target) left=mid;else right=mid-1;}if(right<nums.size()&&nums[right]==target) v[1]=right;return v;}
总结
这里并没有将所以可能遇到的情况罗列出来,入果大家想尝试可以用下面三种模拟:
1.有节果
2.全大于
3.全小于
下面几题,可以使用二分思想来解答:
1.x的平方根
2.搜索插入位置
3.山脉数组的峰顶索引
4.寻找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