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二师兄。世界读书日刚过,结合最近看的影视和读的书,聊聊一些关于读书和推荐书的想法。
先说说推荐书的事。时不时有人说:最近想读书,给推荐几本好书吧。对于推荐书这件事,起初有些兴奋,但后来就变得抵触了。我喜欢的书,认为好的书或许并不适合你。如果推荐,我得花心思去整理,去考虑是否适合你。而推荐的结果呢,很可能根本不会去读,这很浪费感情。
读书本来就是一件跟个人喜好关系很大的事。一个爱读书的人一般不会让别人推荐书的。刚开始会因为爱读书,读各种书,读的书越多,鉴赏力便越强,因此也具有了筛选书籍的能力。而不爱读书,很随性的想读书,那么即便很认真的推荐了也是没有用处的。
除了被动的推荐书,还有主动推荐书。当读到好书,会情不自禁的赞叹:真是一本好书!然后想办法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像发现了新大陆一定要与人分享一样。这样的书八九不离十是好书。
读书与个人的认知关系很大,有些书只有经历过一些事情,达到对应的认知才能够理解其中的深意。就像你跟小孩儿说:那是火,别碰,会烧伤的。小孩儿是不会理解烧伤是什么的,只有他亲手去碰了,被烧到了,他才会知道你说的是对的。这涉及到知行合一。
这两天哔哩哔哩(B站)因为代码泄露火了,作为互联网从业者,却对此事提不起兴趣,感觉大家只是在消费一个热点新闻,一个事件铺天盖地重复的去描述。此时,我却从哔哩哔哩上发现了更多的新大陆。
在B站刚看完了记录片《成为巴菲特》(B站番号:av8705995),记忆最清晰的不是巴菲特如何成为股神,而是他每天几乎都要读五六个小时的书,涵盖各个方面。他的最佳搭档查理芒格也是如此。
《穷查理宝典》,关于查理芒格的人物传记,断断续续的快看了一个月。在纪录片中看到巴菲特读书的事,然后又在穷查理宝典中看到巴菲特的语录,相互印证。这些信息便在脑海中被强化,形成一个记忆,或者说一条经验:大量读书一定是有益的,短期看不到效果,长期肯定会显现出来。
很多知识都是先有一个个知识点,积累之后形成一张网,然后存储成记忆。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和实践,那些点很容易随着时间而消失。这也是大量读书的好处所在。一个事物可以通过各个方面各个视角去认识它,它便变得鲜活起来了。碎片化学习只是迫不得已时才为之,系统学习的效果要远远超过碎片化学习。
最后,分享一下巴菲特关于读书的语录,激励我们一下,希望我们不只是在世界读书日读书。
我什么都读:企业年报、10-K报表、10-Q报表、传记、历史书,每天还要读五份报纸。在飞机上,我会阅读座椅后背的安全指南。阅读是很重要的。这么多年来,是阅读让我致富。
——巴菲特
最后,给自己打个小广告,目前正在找合租室友,地点北京,天通苑南。具体信息发布在豆瓣上: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898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