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没有人对抑郁症有绝对的免疫力。”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跃至全球第二大疾病,自杀是其最可怕的症状。抑郁症可导致躯体各种功能的障碍,同时严重地影响着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态度,使服药的依从性大大降低,降低生命质量。所以,对待抑郁症,要身心同治,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的方法。
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对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未能做出准确的阐述和分析,多数研究认为病情发生和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神经递质的缺失存在一定关系。基于此,可以利用影响相关递质再摄取的药物进行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也可简称为SSRI,目前临床使用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等;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可简称为NRI,以瑞波西汀为代表;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简称为SNRIs,主要有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及米那普仑;NDRIs-NE及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以安非他酮为代表;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以吗氯贝胺为代表;5-HT平衡抗抑郁剂(SMA)主要有曲唑酮和奈法唑酮。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在临床中使用较早,有丙咪嗪、阿米替林等。其他药物有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贯叶连翘植物提取物等。
这里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医生诊断您当前患有抑郁症,并且建议药物治疗,要清楚一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的疗效对于整个抑郁症患者群体来说并无明显的差异, 对于个体来说,抗抑郁药没有“好”“坏” 之分(也就是说不存在“最好”的抗抑郁药),只有“适合”或“不适合”之分,这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患者的意愿和偏好来综合判断。
还要注意的是:1.要做好长期服药治疗的心理准备,不要指望服药后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抗抑郁药理想的起效节奏是2~4周初显成效,总体病情恢复25%~50%,只有很少数的患者能在2~4周内达到治愈状态。2.抗抑郁药物治疗讲究足剂量、足疗程,不能轻言 “无效”而失掉信心,如果在最低有效治疗剂量的基础上服药2~4周疗效不理想或部分有效,可以适当增加剂量,临床上有大约三成的患者需要经过第2个阶段的系统治疗方能治愈。3.达到临床治愈目标后,一般仍需维持服药至少半年到1年以上。
心理治疗
在心理治疗方面,2013年我国颁布新的《精神卫生法》,明确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范围与权限,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提出了更严格的限定和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治疗越来越被倡导和重视,这也逐渐推进了抑郁症单一药物治疗模式的转变。在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中,临床当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是支持心理疗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上,医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亲切的关心支持并且不断鼓励患者,使之能够主动发挥出自己内心的能力,不断地提升应付日常情绪波动的能力,更大程度上去适应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相关研究显示,药物结合心理治疗与单一药物治疗对抑郁症治疗均有效果,但联合治疗比单一药物治疗在言语、注意力功能的恢复上显著高于单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已经成为抑郁症治疗领域的新趋势,两者联合可以进一步改善抑郁症的预后与结局。
文/李仕军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快乐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