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刘兆萄 智鹤科技创始人
刘兆萄,智鹤科技创始人,连续创业者,有丰富的工程机械租赁销售、管理经验及工程建设施工经验。于2014年成立了智鹤科技,以“持续提升施工效率”为使命,服务施工企业,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工程机械的数字化管理提供成熟解决方案,期间参与研发被授权发明专利75项。
主持人
田超 腾讯云企业中心总经理
田超,腾讯云企业中心总经理、运营中心总经理,负责腾讯云用户增长、DNSPod业务以及企业应用相关产品。同时也是资深用户增长专家,大数据技术专家,曾任应用宝增长平台总经理,摩拜单车技术副总裁。长期致力于对企业数字化相关研究。
1
田超:智鹤科技是工程设备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厂商,我们印象中的工业都是重活、累活,并且投入产出不高,为什么你们还会选择进军工业领域?你是怎么发现工业物联网的市场机会的?
刘兆萄:虽然现在很多人会把数字工地纳入工业互联网范畴,但从严格意义来说,我们属于工程领域,不属于工业领域。
为什么我会特别强调“工程”行业?因为工程行业确实比工业行业更难搞,工程行业的数字化水平在全行业排倒数第一,现在还处于手工业到机械化的过渡阶段,但这恰恰说明了这个行业非常需要被改变,这也是我创办智鹤科技的初衷。
我以前是做工程设备租赁的,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干起了工地的包工头,期间我发现这个行业的管理难度非常大、效率非常低。
现在很多工地都不是自己买设备,而是租设备,那么我租50台设备,就需要和50个设备老板打交道,还要等驾驶员过来、做培训等等,管理起来比其他行业更困难。开始动工后,我还要去看工人们每天干了多少活、耗了多少油、期间有没有偷懒,最后根据他们的工作量给他们手工开单据,以此来进行结算。
这个过程中存在非常大的管理漏洞,即使我派我自己的人去盯着这批工人去干活,也难免有疏漏,再加上包工头可能临时有事不在现场,或者包工头管不过来,导致有的工人没活干,这就会造成偷懒、浪费资源的现象。
工程行业的痛点是一直存在的,投入一点点的技术手段,就能解决一些工地现存的问题,产生立竿见影的回报,所以我认为这个行业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做的。
2
田超:在很多传统企业眼里,数字转型项目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最后还有可能倒贴,例如号称开启工业4.0先河的沈阳机床宣布亏损十亿级人民币,2019年被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勒令重整,因此对数字化转型的接受度不高,你们在推广数字化解决方案过程中是否也在这方面碰过壁?你们是如何推动施工企业愿意为设备物联网花钱?你们主要服务央国企,他们在转型上更加谨慎,如何取得这些央国企的信任?
刘兆萄:我们在向客户推广的时候,不会特意去强调提“数字化”这么高大上的概念,我们的做法是告诉客户我们在做什么事情,能解决什么问题。
很多客户在工程行业已经从事了比较长的时间,他们对行业痛点早有体会,而且他们作为行家,一看解决方案就知道是否真的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只要他们愿意尝试,我们就会让他们先做试点,有效果后就容易全面推广。
从数据上来看,我们86%的收入来自老客户的复购,由此可见我们的方案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效果。从客户的反馈来看,我们起码能够给工地节省15%的油耗,员工的工作量可以减少一半以上。
说一个我们非常典型的客户案例——山东路桥。用了我们的产品以后,他们可以清晰地监控设备的使用情况,还能实时科学派活,最后节省了近7000万的设备租赁费用,设备成本、油耗成本节省了一个多亿。
央企国企加起来占到了我们80%的销量,是因为央国企一般都需要管理比较大的工程,数字化解决方案带来的效果更明显。两台设备在干活,一个老板就看得过来,但上百台、上万台设备同时干活,就需要一套系统帮忙管理了。
怎么消除央国企的顾虑?还是靠试点。你问到我们频繁试点会不会倒贴钱?其实央国企的连带推广效应非常强,不是总部单位鼓励下级单位都去做设备管理数字化,就是先处级单位做试点,看到有效果后,局级的多个单位甚至都不需要试点,直接就用上我们的方案了。
3
田超:工程设备物联网需要用到传感器,但不同企业里可能采购了不同品牌、不同类型、不同指标特征的传感器,包括油位监测仪、载重监测仪、姿态监测仪等等,我看你们有工程设备智能终端,需要与这些传感器联动,这里面就有大量的通讯协议、通信接口不一等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刘兆萄:这个问题问得非常专业。大家要先知道,很多工程设备本身是自带传感器的,所以我们早期也想直接去采集上面的数据,但挑战非常大,现在已经可以宣布这个方向根本跑不通。
第一,我国的工程机械有900多个品牌、4万种型号,由于厂家要保护自身的核心数据,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几乎是无法打通的,除非国家规定整个行业都要遵循某个国标、行标。第二,很多小厂的设备本身就无法联网,即使我们把通讯协议拿到手,现场的数据也连不上来。
因此,我们的解决方法是:让工地去装一套我们自己的硬件,去采集我们想要的数据,那么就不用受各个厂家协议的限制了。
那么采集什么数据呢?——采集客户愿意为此买单的数据。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认为发动机的转速、油温、水温等等的数据可以衡量车自身的健康情况,这些数据是有价值的。
但后来我们发现,我们的客户是施工企业,他们其实不关心这些数据,他们在管理过程中要的是“3+1”:工程设备每天干了多久的活、加了多少油耗了多少油、跑了多少趟,这里要开3张小票;根据这些小票来结算,+1,是加效率管理:干活有没有愉懒、磨洋工,怎么提升干活效率。
明确了这个方向之后,我们就知道如何做我们自己的传感器了,例如通过六轴传感器采集加速度、角速度,用液压传感器测出油位数据,然后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建模等提升数据准确度,现在我们已经实现99%以上的准确度了,用来解决工地现场产备管理3+1的问题。
4
田超:智鹤科技推出了工程设备的传感器,以及物联网管理系统,但对于很多传统的施工企业来说,物联网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对工程设备的硬件和软件进行改造,这里可能会产生改造时间,在工业领域里,机器耽误1秒钟都会产生巨大损失,此外,企业还可能因此面临成本、技术问题。你们如何去适配客户不同的工程设备和管理系统?如何帮客户解决改造成本的问题?
刘兆萄:我们已经花了4-5年的时间去踩坑,发现工程机械的协议五花八门,根本没有标准接口,安装一台设备甚至要两天,工地怎么可能愿意等?再加上工地环境比较复杂,设备不可能拖着一根很长的线,并且很容易一挖就把数据线挖断了。
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工地的物联网产品,接一根电线的难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因此,我们就必须把我们的传感器设备做成无线的,不能耽误干活,客户“啪”一下把监测仪贴在车顶就行,我们的油位监测仪就是取代原来的油箱盖,直接拧在上面。只有安装简单,才能让数字工地真正落地。
你说的系统集成,在工程行业倒不是个太大的问题。因为行业本身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市场上常见的项目管理软件例如ERP,他们也用得不多,大多数还在用excel表格管理,所以我们的产品单独有套软件,对他们来说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5
田超:工业生产经常要面对比其他行业更复杂的环境,例如隧道、矿坑等,那么物联网设备在面临恶劣和远程环境时,如何保证正常通信,不耽误管控和异常报警,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刘兆萄:工地数字化为什么那么难?第一是刚刚提到的数据获取,第二就是数据传输。
工地的网络环境很差,很多地方甚至没有信号,例如野外、深坑,我们是这么处理的:在有信号的地方,我们把天线调参调得更好,让数据可以顺利发出来。在没有信号的地方,我们先把数据存储起来,可以存储几个月,到了有信号的地方,再把数据补传上去。
另外,对于一些常年在隧道作业的客户,我们也可以定期派人过去把数据导出来,或者提供一些隧道的组网方案。当然,最终还是让客户考虑投资成本后进行选择。
6
田超:你们的传感器能够提供工程设备的实时定位和轨迹追踪,以及收集大量工程设备的类型、能耗、用时等数据,你们的客户以央国企为主,对信息安全性更加重视,你们如何打消客户在隐私和安全方面的顾虑?
刘兆萄:这个问题在早期会经常提到,但现在客户基本都会意愿接受。
首先,我们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不属于特别敏感的数据。此外,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数据并不是施工企业本身的业务数据,而是机组的设备数据,对车主来说,这些数据也没有太多保密的必要。
当然,我们在实施数字化方案之前,也会先询问客户是否接受、数据是否敏感,如果不接受的话,我们也没办法提供服务。
7
田超:工业物联网赛道上已经有不少玩家,很多厂商都和智鹤科技一样打着高精度、低能耗的技术特点,这些技术看起来在行业内并不新奇,而你们号称“刷新工程机械行业数字化新高度”,那么你们对比友商的差异点、创新点在哪里?你在工业物联网赛道沉浸多年,你认为行业壁垒是如何构成的?
刘兆萄:数据的质量决定了企业数字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数据的质量如何衡量?一个看的是全面性,另一个是准确度。
在全面性方面,工地老板要尽可能管理到每一台设备。我们的硬件不需要接线,粘上去就可以用,保证了不管什么设备都能装上、都能联网,这就做到全面性。
无线硬件的难点在于能耗,不接线的话,电从哪里来?我们用到超低功耗物联网的技术,自己根据实际场景、设备、元器件来设计省电策略。另外,我们采用太阳能充电,即使没有任何太阳,硬件终端也能持续工作8个月以上。
在准确度方面,传感器的难度不在它的灵敏度,因为我们采用的传感器一般都是消费级传感器,已经接受过比如大量手机用户的检验,精度非常高。
传感器的难度在它背后的算法,我国的工程设备有4万多种型号,怎么把每一个型号的数据都算准?这就是我们这几年来积累的优势。
当我们的客户越来越多,使用程度越来越深,互动反馈和算法升级会让数据更准确。我们总结了工程行业数字化的四个阶段:
L1:数据展示阶段,数据准确度达到90%以上。这意味着工地里的设备基本都已经连上网,并且清晰地知道哪些设备在造假、哪些设备在偷懒等等。80%的客户用到L1的程度,就已经能在一个月内收回成本。
L2:现场管理阶段,数据准确度达到95%以上。达到这个准确度以后,企业就可以拿着这些数据做对比,设备之间对比、项目之间对比、分公司之间对比,以此来设计绩效考核和流程管理制度。
L3:经营结算阶段,数据准确度达到99%以上。这就可以直接把数据作为财务结算依据。
L4:AI指挥阶段。基于高质量的数据,再结合现场的实践经验,就可以实现智慧指挥。
智鹤科技机械指挥官 机群管理
我们也是打磨了近4年才实现90%以上的准确度,第6年才实现99%以上的准确度,而目前看来友商只能达到60-80%的准确度。整个物联网行业会有比较多的友商,但如果细分到工程行业,我们可以说几乎没有竞品。
8
田超:你说你们没有友商,但是这是不是从侧面反映出,工程设备数字化可能并不是一门好做的生意,导致没有人愿意投入呢?我上个周末刚好在朋友圈看到你们的9周年庆,做了9年,你们现在赚到钱了吗?
刘兆萄:我确实也在反思这个问题。我的思考结果并不是说行业不需要数字化,这肯定是行业存在多年、急需被解决的痛点。
现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还没做起来,主要还是工程领域的物联网,对比其他领域的难度要更大。很多友商也看到了机会,但没想到做起来如此艰难。
做这一行需要创业者沉下心来,在前期投入几千万、上亿的研发费用,我们其实也是从去年才开始盈利,期间一直靠融资和销售收入支撑公司的运作。
9
田超:今年最火爆的话题无疑是AIGC,你们的工程设备数字化解决方案中是否已经有在运用AI能力?在你看来,ChatGPT是否真的引领了AI领域的重大变革?新一轮AI的应用会给施工场景带来怎样的改变?
刘兆萄:ChatGPT刚出来的时候,我是非常惊喜的,AI应用的效果远远超出想象。但后面确实有些惊恐,害怕ChatGPT是否会颠覆整个行业。
我们团队的首席科学家、AI负责人是耶鲁大学的博士,曾任Google总部核心工程师,他很快就给我们组织了分享,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用大模型帮助行业提升效率。
我们认为,现在还是比较缺乏建筑、土木行业的小模型,未来和大模型结合起来,可以当工程项目经理的小助手,集成到我们的L4智慧指挥方案里。
要训练这种小模型,数据从哪里来?工程行业的数字化水平在全行业排倒数第一,可以说行业本身连数据都没有,谈何训练数据、沉淀数据?
工程设备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机械指挥官、智能硬件去采集。采集完这些数据以后,又怎么知道项目经理如何指挥、如何管理?
方法一,我们可以从工地使用的项目管理软件中获取数据。
方法二,我们发现项目经理其实更喜欢用excel表格,那么我们可以去制作一款更智能、更好用的智慧表格,客户可以用它提升效率,而我们就获得了数据,如此循环就能把数据积累起来。
10
田超:你曾经提出智鹤科技会经历三个阶段,从1.0的万机互联,到2.0的辅助驾驶,再到3.0的无人工地,那么你认为你们目前处于哪个阶段?要实现最后3.0无人工地的,你认为我们还缺什么东西?行业未来应该如何支持?
刘兆萄:虽然我们老是说自己是“基建狂魔”,但实际上工程建筑行业的效率非常低。既然我们要去提升行业效率,那么我就先站在未来的角度往回看,工地效率最大化的时候应该是怎样的?答案就是“无人工地”,也就是我们的工程机械可以自己干活。
单台设备的无人驾驶,实现起来的难度不会特别大,因为有了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做支撑,而且工地工程机械的“无人驾驶”时代一定会比道路车辆来得更早一些,因为工地相较于四通八达的路面来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景。
但要实现无人工地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为工地上数十甚至上百台机械在作业,这些机群缺少一个可以统一调配调度的“指挥大脑”。
目前在工地,工程机械是依靠“人”在指挥,机群作业的效率大大依赖于施工队长、项目经理、包工头的经验水平。他们在不同的工程项目里怎么排兵布阵,怎么派活,怎么安排进度?如何将这些优秀的管理经验提炼、沉淀、再优化,是形成指挥大脑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需要获取工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从获取数据,到形成指挥大脑,再到实现无人工地,这也对应着我们的三步走战略。
1.0万机互联。也就是100万+台设备联网(中国现有的工程机械有近1000万台,我们现在致力于覆盖10%的工程机械),通过3-4年的连续采集数据,逐步覆盖各种可能出现的作业场景,比如挖鱼塘、挖土石、挖矿等等,并通过我们的算法进行分析计算,在数据库里沉淀下来。形成“指挥大脑”的基础。
2.0辅助驾驶——工地一张网。除了设备的数据,我们还需要更多工地上的数据,来训练这个大脑,所以我们未来需要自己去搭建“工地一张网”,形成低功耗的传输网络和高精度的定位网络,不仅能采集设备的数据,还有材料、质量、安全类的数据,帮助施工企业更好地做出决策,还能用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设备进场后的位置、状态实时查看。
这对我们而言是一箭双雕,不仅实现了辅助驾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通过传感器采集了更多的数据,再一次优化我们的算法,升级我们的指挥大脑。
在顺利实现前面两个阶段后,3.0无人工地时代的到来指日可待,届时工地将会变成一个高效率、低浪费的作业场景。
目前我们智鹤还处于1.0阶段,正在向2.0阶段迈进。最近两三年我们已经沉淀了几十万台设备数据,也在积极开发尝试“工地一张网”这个项目,未来我们会继续深耕,让国内的工程设备都加入到数字化的浪潮中。
* 图片来源:智鹤科技
END
栏目统筹 | 赵九州
责任编辑 | 黄绮婷 庄雅捷 张洁
栏目顾问 | 草禾言
你看好建筑工地物联网的发展吗?你认为AI可以如何提升建筑工地的效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点亮“在看”+评论区留言,阿D将在7月19日(周三)下午15:00随机抽取2位粉丝,送出 阿D定制钥匙扣~
《DNSPod十问》是由腾讯云企业中心推出的一档深度谈话栏目,通过每期向嘉宾提出十个问题,带着广大读者站在产业互联网、科技领域精英的肩膀上,俯瞰各大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革新。
栏目嘉宾的领域在逐渐扩大,从最初的域名圈、站长圈到程序员圈、创业者圈、投资圈。腾讯副总裁丁珂、CSDN董事长蒋涛、Discuz!创始人戴志康、知识星球吴鲁加、腾讯安全学院副院长杨卿等技术大咖和行业领军人物都在这个栏目留下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DNSPod十问》在腾讯云生态圈也极具影响力和活跃度。我们在腾讯内部平台——DNSPod公众号、腾讯中小企业服务公众号、腾讯云公众号、腾讯云主机公众号、腾讯云服务器公众号、腾讯云助手、腾讯乐问、腾讯码客圈、腾讯KM平台、腾讯云+社区、腾讯云+大学等平台累计关注度高达数十万,同时我们积极开拓与外部媒体的合作,如腾讯科技、腾讯新闻、新浪微博机构号、CSDN社区技术专栏、知乎机构号、企鹅号、搜狐号、头条号、开源中国技术社区、IT之家、InfoQ社区资讯站点、Twitter机构号、Facebook机构号等媒体阅读总量逾百万。
未来,我们希望这个栏目的影响力会覆盖更加多元的受众,把更多正确的理念对外传递出去。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留下你想看到的嘉宾和想问的问题,我们邀请你共同成为《DNSPod十问》栏目的提问者与发声者。
合作联系:
qitinghuang@tencent.com
▼公众号后台获取二维码
加入DNSPod官方用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