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电磁兼容试验-传导差模电流试验
1.试验目的
2.试验方法
3.判定依据及意义
电磁兼容试验-传导差模电流干扰试验
驻留时间是在规定频率下影响量施加的持续时间。被试设备(EUT)在经受扫频频带的电磁影响量或电磁干扰的情况下,在每个步进频率试验的驻留时间不应小于3s。为了对电能表的准确度进行稳定验证,驻留时间必要时可扩展。在每个步进频率,都应确定电能表是否易受影响。
电能表电流回路有电流的试验,应通过测量电能表的准确度来完成。电能表电流回路无电流的试验,应通过检查电能寄存器是否变化来完成。如发现了明显易受影响的步进频率,应通过对每个步进频率施加持续1min的试验信号,并测定电能寄存器的增量,1h的推算增量不应超过临界变化值。
1.试验目的
传导差模电流干扰试验是电磁兼容性(EMC)测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电子、电气设备或系统内部产生的电压或电流通过信号线、电源线等导体传输出去,形成对其他同类装置或体系的潜在干扰,且这种干扰以差模电流的形式存在。差模电流是指从火线流出到中线的电流,其幅值相同但相位相反。
传导差模电流干扰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电子、电气设备或系统在常规运行状态下,其通过线路传播出去的差模电流干扰对其它设备的影响程度。通过测量这些干扰是否超出预设的标准限制值,可以确保在公用电网中共存的设备能免受传导发射干扰的影响。
2.试验方法
试验应按照IEC 61000-4-19:2014要求,并在本文件5.3.1中规定的条件以及下列的条件下进行:
1) 电压电路施加标称电压;
2) 电流电路施加10Itr;
3) 被测试验信号的功率因数为1;
4) 在规定的参比条件内,被测试验信号应保持恒定;
5) 应采用具有间歇的CW(连续波)脉冲和矩形调制脉冲的试验波形曲线;
6)差分试验电流Idiff应施加到电网电源端口:
a)2kHz~30kHz: Idiff = 3A;
b)30kHz~150kHz: Idiff = 1.5A;
c)试验期间,Idiff允差应为所选等级的±5%
7)频率增加的步长:1%;驻留时间符合上述要求。
3.判定依据及意义
验收准则:A。
传导差模电流干扰试验是评估电子、电气设备或系统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该试验,可以确保设备在公用电网中共存时不会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从而保障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产品的开发及生产过程应重视并严格执行该试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