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活着》
很喜欢人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这句话。犹如书中最后福贵唱到那句歌词,也就是文章首行。十五个字贯穿了一生。
福贵到人生的最后,以“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赔了自己的命”了解了自己,惋惜做了官却风光一时的战友春生,同情骗走了自己的家产却在革命斗地主时被枪毙的赌徒龙二。送葬了家里的所有人,到了哪天腿一摊,也再不用担心谁......
福贵的一生坎坷、艰难,家庭是中国革命时代背景下一个现实的缩影,每一个死亡与悲剧,都让人痛苦,催人泪下。救死扶伤的医院成了福贵一生最害怕的地方。儿子、女儿、女婿都相继死在了医院,医院的每次出现如噩梦般笼罩着福贵与他的家庭,每个人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偶尔轻松快乐、善良美好的时刻却又让人潸然泪下、倍感温情。
《活着》是一本很有吸引力的书,每当我读完一个片段去工作、去忙碌、去享受生活时,我的脑海中时常会浮现与遐想福贵接下来的生活,他如朋友般的走进了我的记忆中,让我一有时间便会去观看这位朋友的生活。他的一生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那些片段,活跃生动,内心默默记录下了他的生活片段。
余华认为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是啊,每个人都为了自己本身而活着,为自己的内心真情实感而想而做。而余华从死亡中谈活着,谈的是内心,难以想象这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