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制造业到了要重回高光的时刻。
人们谈起制造业时讨论的不再是廉价劳动力,而是科技、数据和智能。
在前不久的ICCV的TPS赛道的比赛中,深耕服装制造领域的犀牛智造团队从150支队伍中拿下了全球第四名。犀牛智造在2020年9月正式亮相后,以科技驱动、以销定产、柔性制造名噪一时。
犀牛智造的工程师们先输入大量成熟的、标准的有经验的裁缝工人的动作、经验沉淀到系统里,形成一套标准的动作评分体系。接着,通过视频分析的对比,现场会实时输出对于工人每一个手势、动作的规范程度的检测报告以及评分。相当于在生产现场给工人配备了一名贴身教练,让他们工作更从容。
犀牛工厂是座“数字化工厂”,每块面料都有自己的“身份ID”,进厂、裁剪、缝制、出厂可全链路跟踪;产前排位、生产排期、吊挂路线,都由AI机器来做决策。以往须清点物料和检查排期才能确定的工期,在“犀牛工厂”一键即可得到秒级回复。
以快时尚行业设计、打版、生产、上架的周期来看,行业鼻祖ZARA创造了14天的记录。而SHEIN背后的数百家中国工厂随时待命,将打样到生产的流程压缩到7天。1个月的上新数量,就抵得上ZARA全年的上新数,而且价格更便宜。
而凭借算法等技术加持、更高水平的工人,犀牛智造工厂的运转效率可达行业平均水平的4倍,比快时尚鼻祖ZARA同样要快7天。
这两三年以来,不仅出现了像犀牛这样的智能制造平台,在服装设计、供应链整合改造、面辅料交易和原料加工等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产业互联网企业从不同角度切入,也有更多的高技术人才加入。
数据化成为整个服装行业的趋势,根本原因在于定义时尚的话语权在改变。
过去,时尚、潮流的趋势是由国际大牌来定义的。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丰富和KOL、KOC的崛起,人们对于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时尚多元化成为趋势。
同时,时尚产业受文化艺术的影响深远。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更加强烈,也会自发创造出越来越多具有国潮特色的流行趋势。品牌要怎么去把握这些流行趋势?利用欧美大牌过去的营销方式肯定行不通了。
无论是电商平台、社交媒体,还是各种各样的时尚资讯,其实都反映了当下人们生活方式和流行趋势的变化。通过数据化的方式去更好地挖掘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审美的变化,才能够更快地把握市场机会。
近几年中国服装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背后是价格、交期等问题导致的综合竞争力下降。但大品牌看重的不仅是成本,快速、短交期生产是非常有竞争力的要素。如果品牌在越南下单要提前3-5个月,但在中国只需要按照未来2—4周的销量计划进行滚动生产,将极大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行业因为互联网而得到改变,程序员通过他们键盘下的代码为一个又一个行业带来了变革。